承德宽城第二中学

阅读:7
单位介绍

宽城二中简介

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满族中学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河西路,县行政中心西侧300米处,左为财政局,右为工商局,前傍瀑河,背依青山。
?
  学校始建于1979年8月,为使宽城公社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而兴办的。因为当时县城内已经有了县一中,所以,学校取名为“宽城二中”。2002年5月,经承德市教育局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学校更名为“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满族中学”,并定为“开展民族特色教育试点校”,主要业务宗旨是实施初中义务教育,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和初中学历教育(相关社会服务)。
?
  学校时属宽城县境内六所国办中学之一,现为市级初级中学办学示范校,属于全额事业单位,经费由县财政局统一拨款,1999年4月升格为副科级单位,隶属于县教育体育局。学校初时有教职员工3人,1个教学班,学生49人,至2004年12月31日止,发展到有教职员工166人,40个教学班,学生2350余人。
?
  25年来,学校发展迅猛。特别是1995年后,在“普九”、“普实”的推动下,县政府加大了学校投资力度,先后建起了教学楼、办公楼和实验楼,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,教师地位不断提高,教师队伍不断扩大,学校致力于“教书育人、科研兴校”,坚持以德育为首位,以教学为中心,以科研为动力,以“创名校、出名师、育名生”为办学思想,以“创办学条件、创育人环境、创师资队伍、创教学质量”为办学目标,以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,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,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”为办学宗旨,在人性化办学新理念的指导下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
  在管理工作中,实现了民主管理学校特色。学校两次制定出了“五年工作规划”实施方案,使得学校发展大幅提升;两次完善修订了学校《管理规程》,有利的推动了学校民主化、法制化管理进程;领导管理实行了“三层管理、逐级负责”与“民主议事、团队协作”制度,推出了领导干部转岗制;教工队伍管理推出了“全面评估、优化组合”制,实现了科研队伍转型特色。考勤形式推出了“上岗监督台”。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,推动了民主管理学校进程;教育工作本着德育为首,育人为先的原则,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开展工作,学生常规管理实行了“四级阶梯”制,了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”德育工作实施方案;学校以教书育人为根本,以教学为中心,常规教学管理实行了“备、讲、批、辅、考、研、训”一体化模式,逐步实施了“新课程改革”方案,搭建出了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”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平台。2003年11月,取得了市首批初级中学办学示范校资格。
?
  目前,学校办学条件、育人环境、师资队伍、教学质量,拥有实验室、图书馆、阅览室、语音室、微机室、多媒体教室、电子备课室和校园网等;音、体、美、劳、卫等器材、设备达到了市办学示范校标准;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有集录、编、播、刻、摄于一体融多媒体、校园网、课件制作、教学评估于一身的现代化教学平台。162名在岗教师中,中学高级教师32人,本科学历教师109人,市县学科带头人17人,市县教学能手21人,市县教学标兵10人,每年在国家、省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,还承担着科技课题2个,中考连续10年全县,连续6年出中考状元。

节教育成果
  1、“普九”。学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学生。1998年以来,学生“三率”达标,先后三次通过了“普九”国检和复检。1999年“普实”国检达标。
  2、荣誉。1985年县委“文明单位”;1988年4月地教委、地普法办“普法活动先进集体”;1991年县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;1992年县委“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”,取得了河北省“三级档案”合格证;1993年县委“改革开放工作先进单位”;1996年省公安厅“安全防范先进单位”;1997年省“安全文明校园”;1998年市“普九先进单位”、“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”;1999年市“绿色校园”;2000年省“安全保卫组织”、“校园文明建设先进学校”、“绿色校园”、市政府“花园式单位”;2001年省“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”、市“卫生先进单位”、“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校园文明建设先进单位”、县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;2002年市“德育工作示范校”、“文明单位”;2003年市首批初中办学示范校之一、县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;2004年省依法治校示范校、市家长学校先进校、卫生先进单位、县先进党支部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、职工之家、“五四”红旗团委。
  3、运动会。1986年、1989年、1996—2003年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名。
  4、艺术节。1996—2004年县艺术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。
第二节教学业绩
  1、中考。1982年首届毕业学生王宝林被承德财校录取,杨树怀被河北工学院录取,此后,每年至少有3名应届毕业生被中专录取。1991—1993年和1998—2004年连续中考全县,1998年以后连续5年突破百人大关,2003年突破两百人大关,2004年中考再创新高,不仅排名全县,288人被一中正招,占总正招的61%。
  2、竞赛。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,硕果累累。
  3、论文。每年教师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经验论文、教案。特别是1998年以后,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学经验论文、教案400余篇。
  4、经验。每年教师都有教育教学经验材料在省、市、县内交流。特别是1998—2004年,有100余篇教育教学经验材料在省、市、县内交流。
  5、奖励。师生积极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各类竞赛,获奖师生达1000余人次,先后取得省、市、县、局各类奖励达100余项。

1、突出“一个重点”。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以抓毕业班成绩为重点。几年来,实行了月考排名、考核评估、奖励激励等全面评估办法,并了相关制度,使中考年年创新高。
  2、搞好“两个活动”。“两个活动”为体育活动和艺教活动。学校每年度均要组织召开春、秋季田径运动会和艺术教育工作成绩展,注重平时活动的实效性。每年参加的市县田径运动会、“六一”节文艺汇演和国家、省、市、县艺术作品大赛均获得较好成绩。
  3、加强“三项指导”。①、加强对薄弱学科的教学指导。从生物、地理、历史三学科入手,以勤听课、多指导、抓教研为手段开展工作,全面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。②、加强对毕业班教师的教学指导。学校整体把握教学进度,注重知识点的深度挖掘,提高复习效率,适时召开师生学习情况研讨会等,为中考打好基础。③、加强对各级各类参评教师的教学指导。学校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,对每一位参评教师细心指导,不惜花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以此提高学校、教师度。
  4、深化“四项研究”。①、深化课程研究。以教研组为单位,学习新课标,研究新教材,构建新课堂标准。②、深化课题研究。成立了课题研究组,人人有课题,人人有任务,注重了研究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。③、深化课例研究。以学科为单位选出部分教学内容,集体研究,个人拿出教学见解,再进行课堂实践,直至公认为止。④、深化课堂研究。开展好新课程教学评优课活动,每人精选一节拿手课,公讲、公评,以此促进教学工作。
  5、规范“5项管理”。①、规范常规教学管理。从“备、讲、批、辅、考、研、训”入手,实行量化打分、综合考评制,加大课中检查力度,分层负责、共同管理。②、规范整体工作管理。对具体工作具体分工,责任到人,让分管领导创造性的工作,力求效果,使各项工作得以顺畅落实。③、规范培养对象管理。对那些业务水平较低、敬业精神较差、教学管理一般的教师作为重点管理对象,从平时抓起,注重教学指导、查找问题原因、矫正心理素质,从而达到规范工作、创新工作的目的。④、规范差班、差生管理。对差班、差生教导处深入班级了解情况,实行跟踪教育管理,以扭转班风,提高教师管理水平为切入点,达到了治差目的。⑤、规范教研教改管理。整理规范教师“业务档案”,了教研教改实施方案,人人上了教改评优课,人人撰写了教改经验论文,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化。1997年以来,每年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论文均在60篇以上。
  6、加大“6项投入”。①、不断加大信息教育中心装备投资。②、不断扩充教学设备。购买音、体、美、劳、实验、卫生等器材。③、鼓励教师外出做评优课。加大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投入。④、加强图书馆建设。加大藏书数量,规范图书建设标准。⑤、增加教师考核奖。相关考核、奖励制度,提高奖励幅度,扩大奖励面。⑥、规范档案管理,购买柜厨、案盒,建立起教师业务、教学常规管理档案。

1、校歌《未来靠我们开创》 作词:金猛作曲:苏荣、马小芳
  2、校训。校风:文明、勤奋、健体、争优;教风:尚德、博学、律己、塑人;学风:勤学、善思、创新、奋进。
  3、校刊。《新世纪》校刊创建于2002年,由德教处主办,每月一期,主要刊载教师科研经验论文、国内外教育动态。学生作文典型范例转载等,成为了师生展示才华的平台。
  4、誓词。我是二中人,我是二中形象代表。


校园广播站、电视台

1、校园广播站。①德教广播站成立于2000年,每天上、下学半小时范围内为广播时间,广播内容丰富多彩,有国内外新闻、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、学生作文等,稿件由各班学生提供,采纳,学校作为班级期中考核重要依据之一。②教导广播站成立于2002年,广播内容主要有学校通知、室内主题校会、英语考试听力等,极大地方便了教育教学工作。
  2、电视台。电视台创建于2004年初,40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21英寸彩电和有线闭路系统,方便师生观看新闻等节目。

付景华,男,满族,研究生。2000年1月,任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满族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。
  付景华校长认为,学校发展是要务,改革是动力,举措是能源。举措一:调整班子结构。为抓好班子建设,他把学校工作分成五大块,成立五大职能处室,再根据干部自身素质,补充调整处室主要领导,并配齐管理者。同时,了“领导干部任用办法”、“领导干部考核条例”、“领导干部奖惩条例”、“民主评议干部条例”等。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、领导干部年末工作述职制。在管理上实现了自我管理为主,制度约束为辅,形成了阶梯框架式管理,即:校长→副校长→主任→副主任→教研组长→教学组长→教师。管理权限的界定,避免了工作上人为因素不到位的现象发生。学校班子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更强。举措二:管理上求精细。为做好常规管理工作,他从各处室抓起。首先,要求各处室,健全管理档案,完善管理制度。同时,学校了“管理规章”,实现了“依法治校”、“以法执教”的目的。他经常说:精细化管理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。可以说,越是平时小事他越精细、越规范。哪怕是校园内的一张废纸,他都要亲自拾捡起来并送到垃圾点。在他的精细化管理下,学校各项工作都规范。先后取得“省绿色校园”、“省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市政府花园式单位”、“市政府卫生先进单位”等荣誉。举措三:用人上讲创新。为加快学校人事改革步伐,1999年暑假,他亲自起草了“全面评估,优化组合,分层管理”实施办法。对教学组的组合实行了“背向选择”,这一组合使本组教师关系融洽,责任心更强。2000年暑假,对全体教师又实行了“亮明身份,挂牌标识”。这一亮身份,教师的进取意识、拼搏精神被激发了,无论是职称、学历、教学质量都想给师生留下的印象。接着,在2001年内,他大胆的对任课教师进行了两次“业务考试”。借此,既检测了教师的业务素质,又能督促成绩差的教师努力学习。也为2002年实行的“末位淘汰”制奠定了基础。这一淘汰,确实打动了教师。他们认为:业务素质低不行,教学成绩低不行,管理能力低不行,要想做一名合格教师,就必须从严自己。在此基础上,于2003年暑假,对所有岗位实行了竞聘,打破了岗位终身制。对竞聘到岗位的教师,学校签定岗位协议书。对竞争不到岗位的教师,推行有岗便竟,无岗便学。教师队伍得以稳定,学校改革工作也稳步向前发展。2004年暑假,对初一招生又实行了“双向选择”,即学生选教师,教师选学生。一旦双方相互选择,师生便紧紧地捆在了一起,学生不好好学对不起选择的老师,老师的教学成绩低对不住选择的家长、学生。师生的集体荣誉感高了,责任意识高了,学习积极性高了。此举,得到了上级领导的,市县电视台、《承德日报》、《承德晚报》纷纷进行了报道。举措四:抓软肋,强健筋骨。宽城二中的德育工作正处于提高阶段。付景华重视德育工作,他提出了“四阶梯制”的学生管理法,得到了上级领导的,此经验被省教育厅、省政法委、省司法厅合著的《河北省中小学法制经验汇编》一书中收录。2001年,开始倡行以人为本,以了“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”、“班主任竞争上岗制”、“评先评模办法”、“一日常规”、“奖惩条例”等制度为约束形式,以开展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为突破口,搭建出了宽城二中“四三二”德育管理平台。经过3年的实践,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、行为养成教育得到了提高,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了98%,违法犯罪率始终控制在零,德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。举措五:抓住中心不放松。以教学为中心,啥时也不能变。这是付景华的观点。上任后,他提出了“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含金量”的口号,常规教学管理实行“备、讲、批、辅、考、研、训一体化”。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突破口,教学方法实行“引导自学法”。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,变教师主动教为引导教,一举提高了教学质量,学校连续十年占据县域中考位置,是名副其实的县域龙头校。
  付景华校长的改革让宽城二中变了样,改革让宽城二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被社会,他也先后被评为“省级园丁”、市“廉政先进个人”、“先进党务工作者”、“县知识分子”,多次受到县政府记功、嘉奖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承德宽城第二中学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